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,借助压力系统,将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,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,通过管道系统供水、供肥,使水肥相融后,用管道进行滴灌,均匀、定时、定量地将水肥滴灌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,使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。
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、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,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,把水分、养分定时定量,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。
水肥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水源工程、首部枢纽、过滤系统、田间输配水管网系统和控制软件平台等部分,还会配套田间气象监测站、土壤墒情监测站。
水肥一体机是整个智能水肥灌溉系统的核心。水肥一体机以自控单元为核心,通过传感检测技术、微处理器技术、计算机技术等信息化技术,实现水肥供应的自动管理和分配。系统根据用户设定好的施肥比例、施肥时间及循环模式、EC/pH平衡条件等各种逻辑组合,由控制器通过一组注肥器电磁阀门和一套EC/pH监测系统适时适量定比例地将将各种肥料注入到灌溉管道中,自动完成施肥任务,合理控制水肥供应。
主要优势
水肥均衡
传统的浇水和施肥方式,作物只能间断的受肥,而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,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,保证作物均匀地受肥,吸收快,肥效好、养分利用率高。
省工省时
相对比传统的沟灌、施肥方式,水肥一体化具有省工省时的显著优势,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,只需打开阀门,合上电闸,几乎不用工。
节水省肥
滴灌水肥一体化,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植株的根部,作物“细酌慢饮”,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肥料的挥发损失,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,可减少50%的肥料用量,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%-40%。
减轻病害
大棚内作物很多病害是土传病害,随流水传播,如辣椒疫病、番茄枯萎病等,采用滴灌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,降低棚内的湿度,减轻病害的发生。
控温调湿
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量,降低湿度,提高地温。传统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、通透性差,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,造成沤根现象,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根、黄叶等问题。
增加产量,改善品质,提高经济效益。
滴灌可有效地减少肥料在地里的残留,缓解水体污染。其次,滴灌的工程投资约为1000元/亩,可以使用5年左右,每年节省的肥料和农药至少为700元,增产幅度可达30%以上,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。